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2324898850@qq.com
电话:400-080-6079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河背工业区108创业园A301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物联网(IOT)A to Z - N 物联网一个超级NB的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2-01 15:03:06浏览次数:

作者:IIOT-No.0

文章来源:公用设施及智慧城市物联专网

万物互联表明了一个需求差异化的和尊重个体时代的来临,试图以一个“大而全”的技术来解决千万种差异化需求,必然造成所有客户都成为服务的“长尾”。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对目标客户需求做深度挖掘,关注客户感受,唯有“小而美”的专用物联网方案。

目前的物联网部署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关于物联网的分析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各种视角都有,独缺产业链各个环节收益的分析,说的浅直一些就是:各利益相关方是如何赢利的!各自又可以赢利多少?假如你去投资又该投往何方?

说到底,物联网的各参与方都是公司,而公司的可持续运转都是建立在健康或者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上面的;即使短期亏损,但只要长期会产生正向现金流,那么用现金流折现(DCF)的方法一样可看出公司商业模式的现值,从而判断出该环节的商业价值。

所有从业者都为了赢利,但独独不谈钱,是因为故事的可想象空间太大,不需要谈?还是有不足以为外人道的难言之隐?或者大家都认为“金钱诚可贵,情怀价更高?”物联网作为一个被誉为“第N次工业革命”,却鲜少提及各环节的商业价值,这非常的匪夷所思。笔者斗胆初略分析,揭开这个黑盒,以飨读者。假如有分析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等待更加权威的、合理的解读。

笔者的分析分三个递进的思考:

  1. 产业链各环节如何盈利;

  2. 赢利的可持续性;

  3. 短期不能盈利的话,长期将会往何处去?

我们按照物联网云管端三个层级,继续向下不断细分,可得出运营商路径的NB- IoT产业链分布图如下:

本图有三个重要点需注意:

  1. 感知层的传感器或表计等是属于传统产业,并非物联网的产物,这个产业在物联网概念出现百年之前就已存在,此处不做详细讨论;

  2. 客户包括很多从业者往往忽略如下事实:数据从基站回传并非直接传往客户自己的私有云(即使是租用了移动运营商的云服务),而是先传往移动运营商的云平台,然后才进入客户的私有云;

  3. 数据端的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价值两个环节,有赖于通讯网络的建成形成海量数据,因此暂时不做详述。

因此,所有的产业链包括:通讯芯片、通讯模组、通讯基站、运营商、运营商物联网平台、用户私有云供应商、用户数据分析软件供应商。我们逐个深入分析:

1. 通讯芯片

LPWAN通讯芯片,或者不包括MCU的射频收发器芯片价格低于1美元的选择有很多,因此NB- IoT芯片价格低于1美金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假设NB- IoT芯片价格是5元为例:即使认为芯片就像印刷一样,成本等于零,每个芯片的收益就是5元。以华为为例假设每年10亿(这是非常aggressive的假设)的出货量,销售就是50亿。我们看看券商对华为的财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必须追求数量,因为肯定可以挣钱。但是这个产业并不大,不及年营收的零头的零头。(如下数据引自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

2. 通讯模组

LPWAN不同技术(NB- IoT,Weightless,LoRa)模组的成本在出货量达到基本的量级(比如100万)后,差异不会很大。因此当笔者看到NB- IoT模组的中标价格是20元的时候,相信模组厂商的心理是很崩溃的:因为基本无利可图(假如没有补贴的话)。所幸运营商为了推广NB- IoT给每个模组有20元的补贴?(有待确认)

但毫不过分的说,依靠补贴而非自身造血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假如补贴不可持续的话,这个业态也就不存在了。事实上:1,继续降低模组的BOM成本基本不可能,而中标价几乎就是BOM成本,因此自身造血功能等于零;2,一切补贴都不可持续;3,数量越多,亏得越多;

因此,笔者深深为模组这个业态担心,要想存活只能寄希望于:1,尽快上市圈钱,保证现金流,尽快转向;2,未来模组有涨价的可能性。

3. 基站厂商

在LTE基站上插些板卡,做些固件升级,就完成了NB- IoT基站的部署。方便高效,成本低廉,因此适当的收费就可赢利。笔者对此毫不怀疑:基站厂商确定是可以赢利的,多与少不得而知,取决于运营商头有多大。当然赢利逻辑也是基站数量多多益善:我们看如下的官方数据:到2020年NB- IoT基站要达到150万个,以我国人口15亿算,平均每1000人就拥有一座NB- IoT基站,自豪吧?!按照NB- IoT的宣传,单基站接入5万个终端就说明我们平均每人都需要有50个NB- IoT终端要接入网络。

4. 通讯运营

物联网终端的通讯费远远低于移动通讯终端:移动端每月的费用都需要100~n00;然而,物联网终端的通讯费10年也就几十元钱,如下的价格一经公布曾经令很多国外的MNO(移动运营商)百思不得其解其商业计划到底是怎样的。不过,这不算什么,现在这个价格还在不断下降。国外的MNO和国内的MNO脑洞开的方向应该不太一样。

同时不要忘了,运营商还在补贴通讯终端模组厂商,每个终端补贴20元(不确定)?这表明:运营商购买了基站,建设了网络,收取极低的物联网通讯收入,还要补贴终端模组。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目前听到最多的解释貌似有其逻辑:先占领市场再说。可问题是:不挣钱,占得越多不是亏得越多吗?不由得想起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思维:先培养客户习惯,然后再....; 如下纯属brianstorm,切勿对号入座!

然后看看基站的部署计划和接入终端的计划之间的关系:

400个终端仅是5万的不到1%,试问1%接入数量的营收如何支撑整个网络的运营投入和整体投资?

稍作总结

通讯芯片和通讯基站环节的供应商,无疑是可以盈利的,而且其追逐的方向是:终端芯片和通讯基站越多越好;具备中短期的可持续性。

尽管如此,笔者对华为这样的大厂背后的驱动力还是不解:即使2020年的NB- IoT芯片全部由华为提供,营收是30亿。而华为2018年的营收是7200亿,占比千分之几,难道只能用“情怀”解释?当然华为永远不缺情怀。

剩下的两个产业环节更加不可思议:

通讯模组环节的供应商,技术含量最低,最没有话语权,盈利全部靠补贴。相信进入者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退出(要么上市: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头更大;要么转产),要等到去模组化的时候,都不知如何收手。不具备可持续性。

移动运营商这个环节,物联通讯收入极低,还要补贴模组环节;终端接入数量占整体容量比例极低,还要维护整个通讯网络的运维,但是背后有大厂和天神般的力量支持,可持续性未知,一切表明:已呈燎原之势的NB- IoT部署背后一定有非常牛的经济学理论在支持!

用户需要对如下几个问题操心了:

  1. “免费模式”是否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假如向“收费模式”转化,如何面对?

  2. 物联网整个产业链条中的“金矿”-“客户数据”能否独善其身?因为在其他链条上的无法盈利一定会向可盈利环节入侵!

  3. 缓慢的终端接入速度,和重要数据处于“长尾需求”没有优先权,对于确保通讯的服务质量,从而对于自身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提供保障,不会太有信心!

我们寄希望与那超NB的经济学解释。

(原创声明:必须要说,原创是不容易的,坚持每天原创更不容易!如需,请联系我们,并请勿改动文章内容及排版,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自环球表计,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 010-56002763,邮箱 hz@people-energy.com.cn

400-080-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