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2324898850@qq.com
电话:400-080-6079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河背工业区108创业园A301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深度思考:Web 3.0是资本的新“韭菜”还是未来美

发布时间:2022-12-17 01:03:07浏览次数:

导读:Web 3.0这个争议颇多的领域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个时点?应该怎么参照其他行业的发展和时点来预测Web 3.0的进步?为什么不同国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接纳方式?为什么NFT在行业中最为欣欣向荣?为什么这个大行业周期这么多这么剧烈?带着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行业变革和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近期,Web 3.0和元宇宙的项目不断涌现并呈现上升趋势,业内对于这项跨时代技术的争论同样也持续升温:是令人向往的美好“乌托邦”还是资本又一个收割财富的工具呢?我们打算从社会学的角度解析,给从业者和投资人提供一些新鲜的行业变革的观点。

Web 3.0,本质上于元宇宙完全不是一个领域。元宇宙意思是未来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基于视觉或者基于脑机接口的“伪视觉”所带来的互联生活,意为平行于物理世界的数字世界。这个领域其实是在远程生活越来越流行的情况下才更具象的概念。如果不能基于Web 3.0打造,那就只是传统互联网的另一种产品形态。

第一节:Web 3.0是偶然还是必然?

先做一个简单的Web 3.0的科普,Web 1.0产生于1990年前后,以个人可以浏览网页内容为主,无法进行用户行为,也就信息单向传输模式。Web 2.0产生于2005年左右,社交媒体与用户创作开始出现,网络与用户交互性越来越高。Web 3.0,具象概念产生于2020年以后,意味在交互的基础上,所有数据归用户所有,弱化平台概念。但核心萌芽应该产生于区块链、比特币出现的时间,也就是2010年前,也就是说Web 3.0从出现到拥有姓名,已经发展了十几年。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是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完全颠覆性的技术和模式,而不是其他传统的行业例如石油、汽车、粮食等领域?

1、互联网技术的长短周期

我们从技术背后的人的因素来看。近一百年,传统行业一直被同一批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微调并进化着行业规则。唯独互联网行业,是完全新的一类人,靠着技术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每一次技术革新又会崛起新一批程序员。放在短周期来看,互联网技术红利似乎已经基本到头了。但是与传统行业的上百年的长周期比,互联网行业还似乎还处于行业早期的快速变革阶段,所以更容易出现更具颠覆性的变化。以另外一种假设来类比,假如这三十年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航空航天技术,把人类的生活边界扩展到了银河系的各个角落,那完全有理由相信,类似于Web3.0的底层变革一定会随着太空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的逐渐加深,演变出太空3.0,且一定会改变现有的世界政治、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互联网技术的长周期呢?

2、互联网技术的根源

技术的本质才是贯穿长周期的核心逻辑,所以进一步来思考下为什么会产生互联网技术?Tim Berners-Lee(蒂姆·伯纳斯·李),万维网之父,于1989年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正式提出万维网的设想。该网络最初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所的科学家之间对自动信息共享的需求而设计和开发的信息。这里对“信息共享”划重点,目的是打破信息传递障碍。这个障碍指的就是以信息差为立足之本的中间商,掌握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价值性。所以,互联网技术出身就是打破信息垄断的去中心化技术。而后的三十年,程序员们用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帮助全世界人民不断的打破中心化的经销商、媒体、货运等等行业,构建新的更高效的模式。但随着大数据、AI等新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平台对于数据(本质上是信息)的垄断,又再次造成了中心化。例如平台公司可以用大数据技术选择性的推荐给用户信息、立法不健全的隐私泄漏、版权盗用等等,这种“中心化”的操作,导致了业内人士再次提出“去中心化”的Web 3.0。不能否认,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三十年,“去中心化”这一技术的宿命性的目标已经达到几乎满分的效果,作为普通人,足不出户可以了解世界新闻、低价购买货源地商品;作为政策制定者,几乎完全消除了地理位置带来的信息不通畅导致的脱节。但人类的不满足感在推动着历史向前,我们以交通工具行业为例,人类从驯服马作为交通工具开始,一步步的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到现在开始尝试用导弹技术进行地球上点对点运输。人类在追求运输效率这一根本目的上,不断突破原本以为的物理极限。所以从这一点出发,互联网技术还远没有达到红利消失,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会发生在这个时点。“去中心化”这一终极目标,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被一步步突破,这也就意味着Web 3.0在历史浪潮中无法避免。

-------------------------------------------------------------------------------

第二节:Web 3.0时代何时到来?

上面从技术诉求解释了Web 3.0到来的历史必然性。那么为什么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Web 3.0还是没什么太大的起色呢?又或者说Web 3.0时代什么时候可以到来呢?这个话题对于目前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垂直行业参照

咱们以交通工具行业的发展为例,来描述一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将会遇到的困难。

时间段

技术节点

政策节点

1765

瓦特蒸汽机发明

1817

蒸汽火车诞生

1840

蒸汽汽车诞生

-

1858

法国、英国开始出现内燃机发动机技术

英国“红旗法”:限速、引导员在车前开路

1886

第一辆汽车诞生

-

1894

量产车下线

-

1896

-

“红旗法”废止

1900

-

美国部分州立法:限速、引导员

1910

各国汽车发明层出不穷

一战后开始大规模使用

早期的蒸汽汽车在诞生后的的超过半个世纪逐渐开始承担了交通运输的功能,在此期间,因为价格昂贵、易坏、维修困难、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频出等原因,被各种政策限制用于道路中。遭到了当时大的马车供应商的极大的反对。同样的事情也发生于火车的普及过程中,火车的出现影响了传统的码头、河道、船只供应商。也因此,一些政府出台各种限制性的政策,以保证公众或者传统财团利益。出乎意料的是,反对者竟然也包括了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因为蒸汽机技术给瓦特带来的社会地位和产业利益,让其出面否定可使用于汽车和火车的高压蒸气机技术。加之技术本身确实不够成熟,推广速度极慢,整整经过了两百年,才完全确定了以工业机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方式。

从这个过程我们能发现哪些关键点呢?有两点,一是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去解决从发明到落地所需的经济性、实用性、时效性。二是阻力一定会长期存在,一是传统行业的阻力,二是新技术保守派的阻力。

2、多维度参照

到了21世纪,如果仅从普及度来看,互联网技术用三十年时间走完了机械式交通工具近三百年的道路。如果参照运输效率进一步的提升角度,是不是研究一下飞机产生的时间就能大致推断出Web 3.0的时间呢?其实不然。我们再从另一个纺织机械行业的演变来参照,纺织机械的动力从手工——水力——蒸汽——电力——智能化,一步步的在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近二百年的生产效率推动靠的是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我们从商品的生命周期来理解,生产和流通是最重要的两大环节。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重塑的是商品的生产效率,那互联网技术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的就是商品流通的效率。传媒行业、零售行业、通信行业、传统行业等等都在被互联网重新改造。再次扩大上面的表格到时代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于18世纪中后段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于一百年后的19世纪中后段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然后资本主义在这个阶段逐渐垄断了各个行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电力、化学、石油、汽车等。世界各国之间的技术和资本发展的不均导致了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短暂的休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造成的本国的动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长期和平让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成果顺畅的普及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

3、从技术本质看多维度渗透

讨论完了参照物,下一步就是推演Web 3.0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可能性的渗透速度。互联网技术这个堆积了三十年的发展成果,会像工业革命堆积出战争后才普及真正的“去中心化”吗?不会,因为社会发展到现如今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纠错机制。人类社会永远是28法则,跟执政党派、社会体制、意识形态都没有关系,不同的区别就是逐步变成19还是37。如果往19或者更极端走,就会发生更替。整个人类历史的迭代就是发展-贫富差距扩大-再分配的逻辑。所以如果能主动缩小贫富差距,也就是主动往37方向走,是一个能保证传统的利益分配且容纳新社会动员的纠错机制。例如当年罗斯福新政,就是解决了贫富差距,没有走德国意大利把国内矛盾转向国外的过程。但每个国家的纠错机制都有不同,所以Web 3.0一定会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社会。扩大了看,即便是目前最被世界所认同的民主思想,同样是历经了200年的四次民主化浪潮也依然还在进程中。根据Web2.0的发展最终造成的二十年繁荣的中心化平台,Web 3.0同样不可避免,因为依然很多中心化的bug现在无法解决。例如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美国最大的虚拟货币交易所Coinbase冻结了俄罗斯的交易账户以支持美国政府的制裁执法,就非常的不“去中心化”。所以目前强调的“去中心化”只是相比传统的系统更加的不中心化,所以现在抢占的仅仅是未来三十年弱化版的中心化主导权。当然也不能否定是否会出现一个团队,传言近期会有,是信仰的终极拥护者,团队毫无保留的推出完全去中心化的生态,这就离“乌托邦”真的不远了。著名政治学家福山有一套经典的国家政治理论,小编认为在这里用于评价Web3.0在不同国家的演变进程较为合适。他认为国家政治体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分别是国家能力、民主和法制。国家能力意味国家可以对民众的约束力比较强,民主意味着实质性选举较为普遍,法制则意味着法律对于国家的每一个人,包括最强大的政府有同样的约束力。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三者出现的顺序是不同的,也就导致了目前各个国家统一制度却管理能力层次不齐的重要原因。因此推断,国家能力较强的地区,自上而下的阻力会让Web 3.0的进程会弱于国家能力弱的国家;民主化程度高的国家,对于去中心化的需求更弱会导致Web 3.0的进程会弱于民主化低的国家;法制更为健全的国家,对于规则制定的更为细致,推动可能会弱于法制相对薄弱的国家。

上面聊完了Web 3.0在各个国家的演变进展,再来讲一下另外一条渗透线,Web 3.0会在不同的行业会以怎样的方式演变?需要再强调的一下,Web 3.0的体系是消除“中心化平台”也就是中介。所以对于各行各业来说,要看这个中介对于一个行业的主导能力的强弱。例如金融行业,权利和信任一定是自上而下的传导逻辑。但完全相反的是Web 3.0是以固定的人人可读的代码解决信任问题,然后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去消除“中心化平台”主导权的逻辑。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NFT交易是可以最早被渗透的原因,因为传统的版权交易中介领域基本是空白。最难的一定会是金融行业,因为金融中介是与政治、权利息息相关的银行。

-------------------------------------------------------------------------------

第三节 什么人会参与Web 3.0?

业内有很多创业者认为目前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早期创业的状态,机会非常多而且稍纵即逝,需要有想法立马去做。从小编自己来看,这种思想就非常的不“去中心化”。跑马圈地的思维完全还是传统的Web2.0的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一定是利己主义大于利他主义,就不可能作出最极致“去中心化”的产品。换句话说,今年的这一波Web 3.0创业热潮,大部分是类似于在比特币周期中买涨杀跌的投机者,而不是真正的信仰拥护者。当然,整个“去中心化”的这场运动,没有投机者的参与,市场绝对不会被教育,程序员圈子以外的有这个信仰的人群就永远不可能接触到这个理念,所以每个能坚持到最后受益的人一定要感谢这些投机者。那么,什么人会参与到这一场颠覆的运动中?会抱着怎样的目的去参与?理解这个问题可能会对于整个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容易帮人穿越周期去看事情的本质。

1、认同理念推动行业发展

我们再回到第一节解释为什么对社会影响这么大的变革出现在计算机领域,第一段讲的比较宏观,这里再细化一下。亚当斯密总结社会变革是因为新经济形式带来新的社会群体,新的社会群体对参政的要求带来的。在这里我们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再做进一步推导,互联网技术在全球不仅带来了规模巨大的程序员新群体,也在一轮又一轮的洗礼并强化着全世界的每一个人对于“去中心化”的理解。这个“去中心化”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零售行业中去除中间商保证交易更低价高效。同时也通过“去中心化”的信息流通在先进的民主理念、有界限的财产保障等意识形态上教育了全球每一个拥有互联网的人。所以当行业的很多人聚焦于个人的数据隐私、版权、交易效率、贪腐、造假等等比较细化的概念表达时,都因小失大的忽略了最本质的诉求,也是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是“去中心化”是个人对于民主、权利、自由和安全的追求。这个时候再来理解,程序员的宿命其实就是在不断创造出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技术。

作为“去中心化”最早起步的加密货币领域,新的金融行业的商业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纵观比特币十几年的发展,狂涨狂跌的周期屡见不鲜,大量二级市场的投机者、甚至是赌徒参与其中,让整个世界认识了这个行业的同时,也让整个世界怀疑行业。牛熊都只是行业的表象,在牛熊的时候,教育了大量的人认识、探究并认同这个“去中心化”理念,才是牛熊带给行业以及社会带来的意义。所以为什么认同会这么重要?

认同政治往大了看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以及宗教认同。往个人属性看,有身份认同、性别认同、年龄认同以及爱好认同等等。早期的民主化进程,是以阶级认同的方式在推动。但近几十年社会的发展,执政党维护传统的阶级越来越难,因为传统的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中产阶级、资产阶级都越来越模糊。反而是多元化的认同内容推动着社会在演变。例如黑人、女权、同性恋、教师、医生、甚至是最近较火的卡车司机等等,认同政治的根源在于一个社会的各个群体之间失去了基本的公平公正性。这个时候从计算机领域中提出的下一代“去中心化”技术就很有意思,一个最有创新潜力且参政能力最弱的群体,提出了一个各行业通用的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的认同理念。所以说,Web 3.0首先在无形的意识形态上将这个通用的认同理念渗透大人群,进而在有形的行业路线上将以干掉中间商为目标渗透各个行业。所以真正的参与者的逻辑首先是认同“去中心化”理念,其次是认同这个理念将引起所在行业的变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个计算机领域的创新,会引起了社会学家极大的关注和研究。

2、认同理念的实施难度

但这种递进的认同一定很难实现。我们以今年最火且“去中心化”最彻底的DAO为例,DAO是英文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缩写,是基于Web 3.0核心思想理念(由达成同一个共识的群体自发产生的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行为)衍生出来的一种组织形态,用开源可读的代码来解决组织间的信任问题,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公司形式,可从事各行各业。这个被称为未来的组织形态,解决了传统组织决策的官僚主义、腐败、不透明等缺陷,让每个为组织贡献的人都有相对平等(依据所持有的代币)的话语权。排除现在所有不成熟的技术限制,这种相对民主的决策方式是否真的有利于组织作出最优选择?

哲学家约翰穆勒在其《论自由》书中提出两个经典反对论点:一是享受福利者不应该享有选举权;二是选举权重应该依据选举人的才识水平决定。第二点非常关键,反对者的理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等同于精英对决策结果的理解深度,那么同等的选举权必然是对组织效率的削弱。当然这个理论在后来的各个政治理论中被驳斥,但其本身确实点明了DAO这个组织未来会面对的实质性的阻碍。小范围成员的对组织理念更认同会让组织更高效但没法扩大规模和影响,扩大了参与范围又必然面临决策人水平参差不齐或理念有偏差带来的组织效率削弱。如果设置一定的进入门槛,这个门槛可以衡量金钱和时间付出,但是永远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思维。所以对于成规模的DAO组织,一定会出现策略游说团体,这个时候可能又陷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精英团体游说获取选票的流程,最终又再次导致中心化。所以规模对于DAO组织来说非常重要,是选择认同感更强的规模,还是走向无序发展可能的中心化。从DAO这个典型例子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核心点,究竟能真正吸引到多少认同这个理念的人是这个行业能否正向发展的关键,任何非真心拥护理念的人都会随着牛熊不断的进出造成行业波动。整个认同理念的演变,会跟民主化浪潮在世界的发展一样漫长,会导致在未来可能长达二三十年,Web 3.0和Web 2.0都会以一定的比例长期共存于社会中,选择灵活的去用Web 2.0,选择加密的,去用Web 3.0。

-------------------------------------------------------------------------------

尾言

一个新兴的行业必定能带来经济上一定程度的繁荣,但喜忧参半的是,这个行业应该会随着经济的下行而逐步扩大。正如前一段时间以太坊的创始人V神对于行业的反思提到,目前整个行业过于将精力集中于金融领域的去中心化,缺乏一些真正对人文和社会产生价值的应用,更多非金融领域的应用的出现,才是整个行业破圈的开始。屠龙少年是否会成为恶龙,需要时代的检验。

最后,想对中国Web 3.0行业做一个简单的思考和预测,这应该关系到国内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国内必然不会缺席这个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说“务必让这场革命发生在美国”的新兴行业,虽然政策上在一再的打击加密货币的交易等市场行为,但在技术领域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初步探索的中国特色的Web 3.0也将会是一定程度上的去中心化,这个去中心化的点一定会聚焦于去除目前占据垄断地位的各种互联网大厂的中心化的形态,在确权、安全、可追溯、隐私保护等技术上做突破,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国企为中心化的大型的数字化线上生活元宇宙,例如教育、房产交易等等行业均可线上化。但整个进程肯定会慢于国外Web 3.0真正的落地速度,但在数字化进程和探索上一定会领先全球。

整篇文章有鲜明的小编个人思想与逻辑的特点,如有不同意的想法或者更深层次的交流,也欢迎添加小编微信沟通。

400-080-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