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戴尔服务器价格_IBM联想配置_浪潮代理-深圳市硕远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2324898850@qq.com
电话:400-080-6079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河背工业区108创业园A301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老子·王简全解》第四章:和光同尘

发布时间:2022-12-09 18:03:08浏览次数:

原创/作者:王简

【王简导读】

1、本章说的是“天道”,以及“道体”的特征。

2、“天道”是老子描述的重点,全书至少十五个章节涉及,本章为其一。

3、“沖”,全书三处。本章:道沖,42章:沖气以为和,45章:大盈若沖。

4、“挫其锐”说的是“持衡”,“解其纷”说的是“求简”。天理之下的序度时宜,各行其道。

5、“渊”、“湛”、“和光同尘”也是重点。“渊”、“湛”说的是“其大无外”,“和光同尘”说的是“其小无内”。“和光同尘”第二层意思是“致和”。

6、介绍了“道”与万物的关系:“万物之宗”。对应42章:“道生万物”,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7、“道”的起源:“不知谁子,象帝之先”。对应25章:“先天地生”、“为天下母”、“道法自然”。

8、象帝之先。老子不避鬼神,全书四处。

【王简本】第四章

道沖①,而用之有不盈②。渊兮,似万物之宗③。挫其锐④,解其纷⑤,和其光⑥,同其尘⑦。湛兮,似或存⑧,吾不知其谁之子⑨,象帝之先⑩。

【王简译】

道体阴阳相冲,用之不竭,却显虚空,填之不满。渊深博大,好像万物的宗祖。挫万物锋芒,解万物纷扰,和万物光芒,同万物尘微。深邃幽暗,好像无处不在。我不知道它何时诞生,天帝之前已经存在。

【王简注】

①沖:1)同冲,水流冲击、激荡。《说文》沖,涌摇也。‬2)虚‬空‬。‬可‬解‬为‬“盅‬”,《说‬文‬》‬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本‬义‬:‬中‬空‬器‬皿‬。全‬书‬三‬处‬,‬本‬章‬两‬种‬含义并‬取‬,‬另‬二‬处‬各‬取‬其‬一‬。‬‬42章:沖气以为和。沖:冲和。45章:大盈若沖。沖:虚空。②有不盈:填不满。盈:充满。王弼本:或不盈,帛本:有弗盈也。③渊:渊深。其大无外。宗:根本、本意、起源、宗主。70章:“言有宗,事有君”。宗:宗旨、核心、根本。④挫其锐:挫其锋芒。持衡。⑤解其纷:解其纷扰。求简。⑥和其光:和其光芒。致和。⑦同其尘:同归尘微。其内无小。⑧湛:深邃。其大无外。或存:无处不在。⑨其谁之子:王弼本去“其”。⑩象帝之先:天帝之前。象:万物形状、形状。帝:万物主宰,神。象帝:天帝。先:之前。老子不避鬼神,全文四处,除本章“象帝”外,29章,“天下神器”,第39章,“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60章,“其鬼不神”。

【王简校】

②而用之有不盈。王弼本:而用之(或)不盈,帛本:而用之有弗盈也。⑨吾不知其谁之子。王弼本:去“其”,吾不知谁之子。取帛本。

【王简解】

本章要义:道体虚空,万物之宗,渊兮湛兮,包容万物。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挫锐持衡,解纷求简,和同致和,绝学四义居其三。象帝之先,道法自然,鬼神同在。

本章细解之下,内容还真不少。中华绝学(中国原始哲学)四大要义:致和、守中、求简、持衡。本章涉及了三个,剩一个“守中”下一章也补齐了。

一、本章重点说的是“天道”,以及“道体”的特征。

“天道”,是《老子》全书的重中之重。老子是以“道”立论,一立论就站在宇宙的至高点:宇宙系统论。“道”就是整个宇宙系统。道有四道,天、地、王、人。作为四道的统领“天道”,老子自然不会吝惜笔墨,全书对“天道”描述与阐解的章节至少有十五章:1、2、4、6、11、14、21、25、32、34、35、40、41、42、51。

重点词汇如下:

有物混成、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复归其根、寂、寥、大、逝、远、反、渊、湛、夷、希、微、不皦、不昧、无物之象、无状之状、有物、有象、惚恍、窈、冥、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前面第2章,老子首次对“道体”进行描述,一鸣惊人,叹为观止。从大自然的六对基本特性,以“天物合一,以物观天”的推理方式,通过格物硬是格出了“天道”的道体结构,首先确定了“道”在哲学体系中的宇宙四维空间,一句“有无相生”、“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而确定了“道”在“大哲学体系”中的大宇宙(超宇宙)无限维度空间。

本章对“道体”的描述重点,在于其“虚空”,能容万物而不盈。虽然“寂兮、寥兮”,却充满阴阳,用之不竭。老子对万物的本质构成描绘沿用了《易经》的阴阳两种属性。对事情本质内因、物质的本质属性以“阴阳二分法”进行描述和阐解,大多时候非常好用,简单明了,比如“福祸相倚”。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说“相生相存”、“互化互克”、“物极必反”完美覆盖了黑格尔、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定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阴阳再分化,可以三分,势(能)、术(信)、器(物),对应现代科学的能量、信息、物质。法、势、术、器,王简称之为“四理”。“四道、四理、十德、十善”,中国原始哲学的简约、精致、完整地底层架构就展现出来了。

二、中国原始哲学。

王简将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自仓颉造字始,至近代止,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称之为“中国传统哲学”,将先秦时期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哲学)称之为“中国原始哲学”,最具代表性就是原始道家,原始儒家。“中华绝学”指的就是“中国原始哲学”,出自《老子》十九章“绝学无忧”。王简认为先秦中国原始思想体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点,其构建的底层架构简洁、优美、精致而完整。汉董之后日渐偏离,不断下坡,杂学混杂,旁道至繁。

中华绝学四要义:中、和、简、衡(守中、致和、求简、持衡)。本章涉及三个。

“挫其锐”说的是“持衡”。对应23章:“故飘风不终朝,骤⾬不终⽇,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况于⼈乎?”天道的宇宙系统是持久平衡的。人道是天道的一部分,人运营自己一生的道,谋求的就是一个“衡”字,人道系统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着三种基本要素,能量、信息、物质。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挫其锐”,乃可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解其纷”说的是“求简”。天道天理,序度时宜,各行其道,大道至简,上理至易。为什么今人都觉得《老子》难懂,大师名师解出来的自相矛盾,体系混乱,纷争不断。正是因为“旁道至繁”,而不是“大道至简”。理论太多,必然繁杂,必然纷扰。一下玄学,一下理学,一下心学,一下佛学,一下西哲,甚至几种混在一起,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几种理论体系本来就互不兼容,互不匹配,混杂在一起必然不自洽,必然相互矛盾。很简单的道理吧,本文通篇“以老解老”,且不论水平如何,逻辑清晰,通畅自洽,起码大家能看得懂吧。天道有自己的运行体系,天理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大道至简,上理至易。得道循理,自会“解其纷扰”。

“和光同尘”说的是“致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无,二为有,三和合,生万物。“和光同尘”说的就是“三”,有无和合。“致和”有两个步骤,一是“有有相和”,二是“有无相合”,加起来是“有无和合”,生万物。“致和”的关键是“序度时宜”。序度时宜非常重要!是“人为”中的“合为”,这里解读一下:

“先后相随,谓之序;不多不少,谓之度;和合有时,谓之时;持之以恒,谓之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无中生有,有无和合,万物生焉,万事成焉。”

三、渊兮湛兮,其大无外。和光同尘,其小无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出自《庄子·天下》、《吕氏春秋·下贤》、《管子·心术上》。

说的是“道”其大无边无际,整个宇宙就是一个道(天道),其小微乎其微,如同尘埃。一颗尘埃是一个道,一颗原子是一个道,一颗粒子也是一个道,它们都是一个个微小而又独立的子系统。宇宙万物所有子系统的总和,就是宇宙的大系统。

道=宇宙体系(系统)。这是“道”的核心定义,解读《老子》关键中的关键!“道”在《老子》中有一字三义。一是哲学词汇,道=宇宙体系。二也是哲学词汇,道=道理=宇宙规则,三是普通词汇,道=言说。如“道可道”。我们在解读《老子》时,道和理(道理)一定要分开,“道”是宇宙体系,“理”是“宇宙规则”。《老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理”的概念,以“道”一字两义取代了,由朱子直到现在,道与理都是不分的,把“道”解成“理”,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一定要分清楚!《老子》既是“道”的总论,实际上也是“理”的总论。老子道论底层架构是“道一理一德一善”,道、理不分的话,《老子》终生无解。

四、“道”与万物的关系:“万物之宗”。

对应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五、“道”的起源。

“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对应25章:“先天地生”、“为天下母”、“道法自然”。

六、象帝之先。

老子不避鬼神,全书四处:

4章“象帝之先”,29章,“天下神器”,第39章,“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60章,“其鬼不神”。

老子不同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老子并不避讳鬼神,他构建和设计的道论体系,实则是“大哲学思想体系”,是留出了空间安放鬼神的,但不是重点,如同“阴阳”一样,也是点到即止,重点放在了“道生万物”、“无中生有”、“序度时宜”、“中和简衡”。本章不详解了,可参见:

链接
https://m.toutiao.com/is/2AsvAaV/ 道法自然:宇宙的终极奥秘 - 今日头条

原创/作者:王简

400-080-6079